Thursday, August 30, 2007

奧林匹克國家公園

奧林匹克國家公園位於西雅圖之西,實際上它是位於一個半島上,離西雅圖約90哩,離南邊的塔可瑪120哩。但往北,這個半島正好與溫哥華島隔海相望,在中間點安吉里斯(Angeles)海口有輪渡可以直達維多利亞港。由西雅圖則必須乘坐渡輪至班橋Branbridge,上104號公路後再進入101號環園區的公路。公園的正門口設在在安吉里斯,亦即旅客資訊中心總部,整個公園實際上有好幾個入出口,分散在101號道路上,所以無法一下子玩遍所有的景點。




這個國家公園之定位為荒野公園(Wilderness),總面積達898,000英畝。基本上荒野二字的定義是維持自然的生態,不刻意人工化。換言之,刻意保護它成為一個蠻荒地區。荒野的相關資料可以參考http://www.wilderness.net/,裡面有相當充實的內容。根據1988年美國家保護法的規定,荒野公園內不准築路、採礦、砍伐及狩獵。也因為如此,整個公園並無整體規劃,由某一路口入就必須由該路口出,中間僅能爬山涉水的方式深入。主要入口分北、西、南等三個門,均要收費。但人車進入要十五元,只是一張票可以連續活動七天,自由在這些路口進出。

為什麼這個國家公園稱為奧林匹克?因為其主峰名稱為奧林帕斯山(Olympus),海拔2,432公尺。比台灣玉山還低,但終年積雪,形成一個冰河群。而奧林帕斯山與奧運的發源地有何關連,也頗令人好奇。原來1788年英國船長約翰密爾斯(John Meares)航海經過此地,頗受奧林帕斯山的美景所吸引,因而以希臘神話的女神為名。四年後喬治溫哥華(George Vancouver)船長將此名稱正式列入地圖內,整個地區也以此得名。

我們今天由西雅圖乘輪渡而來,早上七點半準時出發,八點抵達班橋岸邊,進入104號公路,不久再轉入101號公路,繞公園而行。雖然都是沿著海岸邊,但離海岸仍然甚遠,在林間走動,景觀並不特殊。為得見公園的真面目,我們仍然必須堅持心志,繼續前行;雖然定人尚未將時差調過來,昨晚在旅館裡沒睡好,今天一路上變成睡睡醒醒,也無暇觀賞車外的風景。我們最後抵達位在安吉里斯鎮轉角的遊客資訊中心。這個遊客中心位於一山坡上,雖沒有花園之美,但可以達眺溫哥華島。我們在這裡觀賞了公園的影片介紹。也對這個國家公園的特性與責任有較深入的瞭解。

比較特別的是在這個遊客中心特別展出一間木屋,大概是以前拓荒者常住的房子吧。這個木屋約十坪大小,但裡面幾乎已包含了日常生活的設備:床舖、洗臉台、小廚房及一張搖椅。裡面至少可以供兩人住。簡單的木屋即可以渡過一生最簡樸的生活。


簡單的木屋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參考資料:
http://www.olympic.national-park.com/
http://www.nps.gov/archive/olym/students.htm

山在虛無飃渺間

由旅遊中心直接往南走,可以上山至颶風嶺(Hurricane Ridge),這是一條較為可觀的風景線。一路上坡,但坡度不大。開始時在森林中行走,後來才視野慢慢開朗,可以看到平原與群山。在進入三個墜道前,有一個較高的平台,往東可以攬望一大片丘嶺,甚至看到西雅圖的海灣及溫哥華島。


途中可以眺望東邊的山嶺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
經過三個短短的墜道之後,山路峰回,路轉平順,但山勢已變,此時可以看到南邊的崇山峻嶺。山勢雖不高,但雲氣奔騰。山頭有時埋在雲裡,偶而也露出頭臉,與遊客打招呼。 途中也有騎踏車上山者,都是自然的愛好者,他們全付行頭打扮,不怕風雨,一路騎上山,看到他們邁力的樣子,對於開車的我們而言,實在心感慚愧。



山在虛無飃渺間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
颶風嶺上遊客多

抵達颶風嶺,已是人聲鼎沸,許多遊客都在這裡暫留。這裡是一塊居高臨下的地方,可以遠眺整個奧林帕斯山脈,山嶺上仍然積雪未退,可能正等待另一次新的雪季。眼前則是一大片草原,只是不見牛羊,更不見任何其他野生動物。偶而幾叢野花在草原上綻開,只是未得人讚賞。遠處草坡間也點綴著幾棵樹,增加一點草原氣味。

偌大的草坡,應該是冬天良好的滑雪場,只是旅遊手冊上並未提到滑雪的活動,大概是此地屬荒野公園吧。不過冬天遊客仍然可上山賞雪。




由颶風嶺可以眺望南邊的山嶺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
颶風嶺前的大草原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颶風嶺上另有一個遊客服務中心,它是這裡唯一的一棟建築物。裡面有餐館,可以吃飯,也可以喝杯咖啡。由這棟建築的的四面窗口可將眼前的風光一覽無遺。


坐在遊客中心的窗口可以一覽群山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