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August 31, 2007

塔科馬的玻璃博物館(Tacoma)


塔科馬的玻璃博物館位於市中心的鐵道旁,由五號州際公路下,遠遠就可看到那個白色的圓錐形體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。就外形而言,這是一個相當新潮的設計,將一個平常吵雜髒亂的鐵道兩旁轉變為藝術氣氣濃厚的區塊,而且水邊的步道與街道也連成一氣,讓市民可以自由步行。隔著鐵道,此博物館正好與歷史博物館遙遙相望,並利用空中走道相連。空中走道則成為齊富里(Chihuly)大師有名的玻璃藝廊。此藝廊完全開放,或稱齊富里玻璃橋,等於免費參觀。平心而論,玻璃博物館內雖然輪流展出幾件當代的玻璃作品,但若要見證齊富里的經典作則反不如在此通道走廊上流連端詳,保證能滿載而歸。

塔科馬玻璃博物館的明顯標誌是這個銀色的大煙囪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齊富里玻璃橋(Chihuly Bridge of Glass)

齊富里的玻璃藝術作品散見於全世界各博物館或有名的展覽的場所,除正統的花草瓶器外,有些是吊飾或水中的裝飾品,與真實的世界融合在一起。齊富里不愧為芯紀大師,也是當今玻璃工藝的鬼才,每件作品幾乎忘掉時間與空間,並能把色彩的搭配揮灑到極緻。

齊富里玻璃橋長500呎,橫跨在705號州際公路上。市民散步過橋時,除欣賞玻璃工藝之外,可以直通水道岸邊運動,休閒、健康且又有文化氣息。這條藝術之橋2002年六月啟用,其主要作品有三部份:即水晶塔(Crystal Tower)、海洋走廊(Seaform Pavilion)、威尼斯牆(Venetian Wall)。

威尼斯牆(Venetian Wall)

走道的南邊設置的大片展示窗即為威尼斯牆,嚴格而言就是玻璃工藝的展示櫥窗。這個展示牆高80呎,共有109個窗格,大小不一,每格置放齊富里不同時期的作品。其方位朝南,主要是善用坐南的太陽光線,經過陽光透射可以使這些玻璃藝品顯得晶瑩剔透。北側則有長條椅,讓人可以長時駐足端詳、欣賞。

這些作品種類繁多,系列中有威尼斯裝飾藝術、日本華道插花藝術及中古小天使的藝術等相互融合與交流,威尼斯牆之名應是因此而來。精通工藝的人應可由這些作品中看出作者靈感之轉化與思考過程。聽說這些作品在晚間會有光纖照明,故即使晚上來,也可觀察各項作品的迷人風采。

威尼斯牆所展出的一部份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
海洋走廊(Seaform Pavilion)

海洋走廊之展示空間則為走廊的天花板,因此必須仰首而望。所展出之項目密密麻麻、層層疊疊,好像是海床裡的各樣生物,諸如貝殼、海藻、魚類等各種型狀。項目達2,364 之多,派別上屬波斯系列的作品,其中多屬圓錐、緞帶、喇叭、螺旋紋等形狀作組合,其顏色鮮艷。所有組合均置於一個50X20呎之玻璃天花板櫃內。配合白天的陽光以及夜晚的照明,整個圖案組合變得清朗透澈,光彩奪目。 在這種安排下,人行其下仰望觀賞時,自然會有在水底觀天的感覺。然而若能細細品賞,由這些不同的色彩中,應可以體會出玻璃材質的滑潤、平穩及優雅的氣息。外行人看熱閙,大概也僅能感覺到這些豐富的內涵而已。


海洋走廊中,置於天花板上之齊富里(Chihuly)作品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

齊富里(Chihuly)走廊上的鮮艷作品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
海洋走廊上的部份作品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

水晶塔(Crystal Tower)

在橋之兩端分別放置有兩座水晶塔,塔上吊掛著藍色的水晶玻璃方塊,形狀不一,順序也不甚規則,感覺上以方塊為主。各塔高度為40呎,上有照明,晚間作為橋上之路燈,並將整個水晶塔變為透明體。每座共有 63顆水晶方塊,其表面粗糙,好像是從冰山中剛挖出來的冰塊一樣。



齊富里玻璃橋上之水晶塔 ,後為車站(現為法院)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
辛森的作品-投射(Incidence)

說實在的,我對藝術實在是門外漢,尤其是玻璃材質的應用方面。像巴斯特辛森(Buster Simpson)的投射作品擺在玻璃博物館當戶外藝術,只是感覺到玻璃的線條與透明度也可以構成另外一種美感。若純由結構學而言,這個結構件能否用力學進行分析,那又另當別論了。當然利用玻璃在日光下產生之投射及透射,將本身的材質與外在的光線顯示成為作品,至少讓我從工程背景中,似乎另外開啟了一扇窗。

我們到這個玻璃博物館來參觀,看起來時間嫌早了一些,因為博物館的門尚未開啟。但這個等待時間反而讓我們有機會欣賞這些戶外藝術品。除了齊富里之外,辛森的作品又是一件。我不認識辛森,從來也沒接觸過他的作品。不過這個利用玻璃投射的想法倒是引起不少心靈上的共鳴。任何人做某些事時總是需要等待,唯有等待才能觀察到自己的靈性所在。正如這個作品在這個時間裡也需要等待,等待太陽出來,等待日落西山,或等待較佳的投射角度,然後才能看到它的美學效果。

整個作品是利用38片長8呎寬4呎的厚玻璃組合而成,形狀如連續將撲克牌駕設成A字型的樣式。再利用淺水池的反射,產生柔和倒影,形成連續糾結的幾何結構。玻璃板筆直的線條與博物館的銀色煙囪反而成為一組柔和的對比,一高一低,一曲一直。不過它的存在是否作此對比,不得而知。就其名稱"投射"而言,應是找到最佳的投射光線,例如早晨,例如正午,例如黃昏,讓陽光的顏色渲染整個作品,傳遞出另一種耀眼的光芒。


巴斯特辛森(Buster Simpson)利用玻璃投射的結構作品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
玻璃博物館

玻璃博物館十點準時開門,門票為十元,但我們有折價券,降為八元。這個博物館展覽空間並不多,展覽的件數相當有限。不過這次為慶祝開館五週年,特別製作一系列介紹玻璃材料的特性及其加工方法,倒是相當有知識性。大部份的作品都很前衛,而且以大塊頭著稱。有些作品推敲半天,仍然無法理解。例如利用玻璃作成的扁球體,大的小的,散落分佈在地上。是有它的創意在,但參觀的人真怕腳底不穩,將它踢亂了。又有一組作品利用深藍的玻璃材質,一部份作成水滴狀掛在牆上,一部份似乎流到地板上。只是站的空間太大。至於有無美感,則必須有相當的體會才行。有一張玻璃球鑲串而成的中古床,看起來有水晶的炫麗色彩,是否能供人睡倒是有點疑問,也許就藝術家的想法而言,看到床就想到睡可能太粗俗了一些吧。

可惜這些展覽品都不能照相,無法留下多少記憶。倒不如那些戶外作品,可以讓你看個夠,照個夠,廣為流傳。


玻璃博物館之入口
(photo by Martin Fon)

這個博物館較為特別的是它可以在現場燒作玻璃工藝品,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燒製工廠。外觀那麼大的煙囪看起來相當嚇人,但底部就是燒窯及觀眾席。為使空氣流通必須要那麼大的煙囪,並利用強力風機進行換氣。現場有大師及陪同的技術人員實際製作,其過程並有專人講解。這種寓教於行的方式,倒是讓人另開眼界,而且見證到玻璃工藝品製作過程之繁瑣。要由這些繁瑣過程中進行創作則誠屬不易。

玻璃燒到1000度時會變軟,亦必須將玻璃原料維持在這一個溫度下才能隨意塑造。因此必須要有燒窯的設備,且作品必須在窯間進進出出,利用吹、壓、拉等動作進行塑形。這次師父製作的是一節模型火箭,雖然外表沒有複雜的元件,但為將火箭主體作為圓錐形就耗去泰半的時間,然後再作出三個飛行翅進行燒結。

玻璃綴成之玻璃樹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

大煙囪內之上部通風口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
大師正在燒結一具模型火箭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
裡面展出一幅玻璃中華民國國旗
(陳水扁會說這是什麼碗糕?)
(photo by Martin Fon)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